學習單:Fredrik Barth 的族群邊界理論流變
- 課堂名稱: 112-1 族群理論選讀
- 課堂分數: A
- 關鍵字: 族群邊界、Fredrik Barth
專案內容簡介
族群邊界理論始見於 Fredrik Barth 在 1969 年的主張,主要的論述包含將族群視為一個社會實體而非文化實體,並同時強調文化差異不等同於族群差異,Barth 的論述也受到曼徹斯特學派的影響,重視文化本身的象徵意義,避免過往使用功能或結構的觀點理解族群性; 而在 25 年後的反思中,許多學者們則回過頭來處理 Barth 當年較少著墨的文化部分,嘗試去了解族群與文化間的關聯性,除此之外,Barth 從用一種十分後現代的觀點,將族群視為基於自我認同而組成的社會實體,並依照相同的模式去理解社會認同,但也在 1990 年代時,被其他學者批評,認為並非所有的認同都是族群認同,這個時期的學者也提出社會的三個層次,從個體間的微觀、集體動員的中層,以及牽涉到國族的宏觀;若再過 50 年之後, 族群關係理論則開始面對全球化與更加現代的議題,包含國族主義、移民、都會族群性等等,甚至有學者近一步去質疑,即使我們能清楚地察覺到邊界的存在,但倘若不能作為現代資源,如權利等的分配基準,邊界的意義或許不大。